【资料图】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刷单炒信”是近年来网络不正当竞争的焦点难点问题,社会高度关注。2023年“铁拳”行动的打击重点之一,就是刷单炒信等虚假宣传。4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9069件,罚没金额6.2亿元,其中刷单炒信案件738件,罚没金额约4868万元。
杨洪丰介绍,当前在不少领域存在“刷单炒信”行为,呈现出组织化、规模化、职业化、隐蔽化等特点。“刷单炒信”和帮助“刷单炒信”行为社会危害性严重。首先,严重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刷单行为各环节成本支出最终也会由消费者变相承担。其次,侵犯同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网络生态健康持续发展。再次,严重践踏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同时制约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影响海外市场开拓。
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多年部署全国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刷单炒信”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力净化市场竞争环境,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具体表现在,完善法律制度,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对规制“刷单炒信”行为予以补充完善。明确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交易信息”“经营数据”“资格资质”等相关信息作虚假宣传,明确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评论等方式,帮助虚假宣传。
另外,加强监管执法,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对“刷单炒信”保持高压态势。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全国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全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9069件,罚没金额6.2亿元,其中刷单炒信案件738件,罚没金额约4868万元。
同时,强化以案释法。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官网公布了两批共20个“刷单炒信”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又公布一批医美领域虚假宣传、“刷单炒信”典型案例,通过采取“法律点评+案情”的方式,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划清底线、提供规范指引,帮助市场主体更好理解法律、自觉守法。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今年,新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以重大项目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前5月,自治区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95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近
6月20日,上清所披露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申购说明。据悉,该期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规模为人民币7亿
互联网时代,工作忙、交际少、“原子化”生存的“90后”“00后”们,找对象常常依赖各种婚恋交友网络平台。这些“云媒人”靠谱吗?半月谈记
(抗击新冠肺炎)湖北云梦主城区实施分区管理 中新网孝感5月20日电 据湖北云梦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9日通告,根据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需
(上海战疫录)上海将有序推进农贸市场复市 压实“四方责任”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农贸市场作为上海主副食品供应主渠道,是民
X 关闭
X 关闭